對抗疫情,抗菌藥物該何時出擊
發布時間:2020/02/19 丨 文章來源:益嘉源藥業 丨 瀏覽次數:
2月9日,由鐘南山院士領銜的《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》研究,在medRxiv上發表,該研究顯示,從 31個省(市)的552家醫院中提取的這1099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中,有57.5%的患者正在接受靜脈抗生素治療。
由此可見,在目前的戰“疫”藥物大軍中,抗菌藥物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。
而且,在國家衛健委先后發布的六版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》中,抗菌藥物治療始終被提及,但需注意避免盲目或不恰當的使用。
那么,抗菌藥物到底該不該用,哪些人該用,該怎么用呢?
發表于《柳葉刀》雜志上的《武漢市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99例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描述性研究》(后面簡稱《描述性研究》)發現,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容易繼發細菌感染加重病情,尤其是重癥患者,更易合并細菌和真菌感染,這與病原體的致病因素以及患者的免疫狀況密切相關。
因此,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對于以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療尤為重要:
《描述性研究》中提出,當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(如老年人、糖尿病患者、HIV感染者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和孕婦)感染新冠病毒時,應及時應用抗菌藥物以預防繼發感染,并加強免疫支持治療,從而減少并發癥和死亡率。
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六版)》指出,對于該類患者的治療原則,是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,積極防治并發癥,治療基礎疾病,預防繼發感染,及時進行器官功能支持。
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趙志剛指出,對于抗菌藥物在新冠肺炎中的應用,應結合我國診療方案和世界衛生組織指南的建議,根據當地醫院細菌流行病學狀況、耐藥情況和藥物供應情況,盡可能經驗性選擇適宜的抗菌藥物。
其中,對輕癥患者,僅抗病毒治療即可;對于中度、重度和危重癥患者,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患者(如慢阻肺、支氣管擴張),應盡早給予經驗性抗菌藥物治療。但在應用時,需注意其不良反應的監測和及時處置。
本品是目前唯一為非限制使用級的青霉素復方制劑,且內含不可逆的β內酰胺酶抑制劑——克拉維酸鉀,可有效抑制細菌產生耐藥性,抗菌效果更佳,尤其適用于輕中度患者繼發的下呼吸系統、皮膚及皮膚軟組織的感染。
本品抗菌譜涵蓋了革蘭陽性與陰性菌,以及部分厭氧菌,抗菌譜廣、毒性低,不易耐藥,屬于非限制使用級抗生素??捎糜?/span>預防繼發感染,以及致病菌未查明之前的經驗治療。且本品為帶柚子味的顆粒劑,對于兒童無需按體重計算用藥劑量,尤其適用于輕中度患兒。
本品抗菌譜涵蓋了革蘭陽性與陰性菌,以及部分厭氧菌,抗菌譜廣,毒性低,不易耐藥,屬于非限制使用級抗生素。尤其適用于預防繼發感染,以及致病菌未查明之前的經驗治療。
本品可在體內廣泛分布, 組織穿透力強, 尤其以子宮組織、肝膽及尿液中濃度最高——特別適用于繼發有婦科、肝膽系統及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。
有研究顯示,63%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有腎損傷的表現。頭孢哌酮經肝腎雙途徑排泄,對于腎功能不全者無需調整劑量,使用更安全。